釣鯽魚時,子線長度在15到25厘米之間都可以。子線是垂釣時的一個重要工具,需要選擇長度適當的。選擇時需考慮的因素就是魚類的體型以及力量的大小。鯽魚的體型普遍較小,而且力量并不是特別大,因此不必用到太長的主線,15到25厘米之間最常用。
釣鯽魚,根據魚情和水情來選擇子線的長度
鯽魚屬于中小型魚種,它的警惕性是低于鯉魚,草魚等大型魚種的。一般情況下,在作釣鯽魚的時候,子線長度在15-25左右(對折后)足夠了。
釣鯽魚,使用25公分左右的長子線
釣鯽魚使用長子線,一般是在作釣體型稍大的鯽魚,鯽魚離底(釣行程)時使用的。主要是利用的是長子線可以放松鯽魚的警惕性和更好誘魚這兩點。
釣鯽魚使用15公分左右的短子線
選用短子線一般是在鯽魚活性低,吃口弱,走水的情況下。這些情況下,使用短子線,信號可以更快的傳送到浮漂上,更有利于我們抓住有效的魚口。
小結:
釣鯽魚時,長子線和短子線是各有各的優劣勢的。長子線主要是利用警惕性放松和誘魚效果這兩點的;而短子線主要是針對魚口輕和走水情況下使用的。所以,子線的長短選擇還是要看具體的魚情和水情的。
釣鯽魚子線長短有什么技巧?
一、子線定義
子線是臺釣線組中劃分的稱謂,具體就是指從魚鉤到八字環的這一段魚線,別稱子系、腦線、口線等,主要作用是連接魚鉤和八字環,一般都是透明的,目的是降低魚吃餌時的警惕性,質量可以從柔軟性、延展性、記憶性等方面來衡量,最基本的要求是柔軟性好、延展性高、記憶性強。
二、長度論述
釣鯽魚一般用對折后10~20厘米的子線,具體用多長的子線主要取決于魚情,例如釣生口魚時建議用10~15厘米子線,釣滑口魚或慢魚時建議用15~20厘米子線,其中長子線的優點是隱蔽性強、“鐘擺”效果明顯,缺點是魚訊傳遞慢,短子線的優點是魚訊傳遞快、抓口準確,缺點是容易激起魚的警惕性。
三、最佳鉤距
鉤距是臺釣線組專用的名稱,實際上就是指兩枚魚鉤之間的距離,釣鯽魚一般建議將雙鉤距離調整成1.5~2倍鉤身(魚鉤長度),例如用3號袖鉤(鉤身長約0.85厘米)時雙鉤的距離可調整成1.3~1.7厘米,用0.3號新關東鉤(鉤身長約1.04厘米)時雙鉤的距離可調整成1.6~2.1厘米。
四、影響因素
1、魚情:釣鯽魚子線多長最好取決于魚情,例如釣輕口魚、滑口魚或慢魚時可用15~20厘米子線以降低鯽魚的警惕性,釣生口魚或搶快魚時可用10~15厘米子線以確保鉤餌能快速釣底。
2、時節:釣鯽魚子線多長最好取決于季節,例如氣溫低且鯽魚不活躍的冬季可用15~20厘米子線,氣候適宜的春季和秋季可用12~15厘米的子線,氣溫高的夏季可用10~12厘米的子線。
3、大。横烐a魚子線多長最好取決于大小,例如釣警惕性低且常成群搶食餌料的小鯽魚可用10~15厘米的子線,釣警惕性高且吃餌之前往往有試探動作的大鯽魚可用15~20厘米的子線。
4、釣法:釣鯽魚子線多長最好取決于釣法,例如拉餌釣鯽魚可用10~12厘米的子線,原因是拉餌時子線過長不方便上餌,搓餌釣鯽魚可用12~20厘米的子線,目的是過濾掉虛假的信號。
五、線組搭配
1、0.8+0.4線組:釣小個體的鯽魚可用0.8號主線、0.4號子線,魚鉤可用1~2號袖鉤、1~2號溪流鉤,這個線組適合釣2兩以內的小鯽魚,早春、深秋、冬季也能釣半斤以內的鯽魚。
2、1.0+0.6線組:釣中等個體的鯽魚可用1.0號主線、0.6號子線,魚鉤可用2~3號袖鉤、2~3號溪流鉤,這個線組適合釣半斤以內的鯽魚,早春、深秋、冬季也能釣1斤以內的鯽魚。
3、1.2+0.8線組:釣大個體的鯽魚可用1.2號主線、0.8號子線,魚鉤可用3~4號袖鉤、3~4號溪流鉤,這個線組適合釣1斤以內的大鯽魚,早春、深秋、冬季也適合釣小個體的鯉魚。
4、1.5+1.0線組:釣工程鯽、高背鯽可用1.5號主線、1.0號子線,魚鉤可用5~6號袖鉤、5~6號溪流鉤,這個線組適合釣2斤以內的鯽魚,早春、深秋、冬季也能釣小鯉魚、小草魚。

釣鯽魚用袖鉤最好。 鯽魚是一種體型較小的魚,因此釣它沒有必要用太大的魚鉤,用袖鉤就很合適了。 除了袖鉤之外,還可以選擇海夕鉤、溪流鉤等,這些尺寸都不大。 另外要注意的...[詳細]
- 23-07-10 / 釣魚知識 / 閱讀:124